《鋼筋工程作業指導書》以國家及行業現行的建筑設計、施工規范和規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為依據,結合企業多年施工經驗、技術條件進行編寫。按照施工準備、操作工藝、質量標準、施工注意事項等順序,突出重點。如果作業者按照指導書進行作業,一定能確實、快速、安全地完成作業。
鋼筋制作
本工藝標準適用鋼筋加工廠(場)的鋼筋制作。
一、施工準備
1、機械設備
鋼筋冷拉機、調直機、切斷機、彎曲成型機、彎箍機、點焊機、對焊機、電弧焊機及相應吊裝設備。
2、材料
各種規格、各種級別的鋼筋,必須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合格證)。進廠(場)后須經物理性能檢定。對于進口鋼材須增加化學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
3、作業條件
⑴各種設備在操作前檢修完好,保證正常運轉,并符合安全要求規定。
⑵鋼筋抽料。鋼筋抽料人員要熟識圖紙、會審記錄及現行施工規范,按圖紙要求的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正確合理的填寫鋼筋抽料表,計算出鋼筋的用量。
二、操作工藝
鋼筋表面要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用冷拉工藝除銹,或用機械方法、手工除銹等。
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少5%。
采用冷拉方法調直的鋼筋的冷拉率:
Ⅰ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Ⅱ、Ⅲ級鋼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預制構件的吊環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級熱軋鋼筋制作。對不準采用冷拉鋼筋的結構,鋼筋調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鋼筋彎鉤或彎曲@建筑界一哥/頭條號
⑴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
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廷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裝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Ⅱ、Ⅲ級鋼筋未端需作90°或135°彎折時,應按規范規定增大彎芯直徑。由于彎芯直徑理論計算與實際與一致。
⑵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少于鋼筋直徑的5倍。
⑶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冷拔低碳鋼絲制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5倍,對有抗震要求的不應小于箍筋的10倍。
⑷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高速值+彎鉤增加長度
⑸鋼筋焊接參照本節焊接工程內容有關規定。
三、質量標準
保證項目
⑴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以及接頭中使用的鋼板和型鋼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
⑵冷拉、冷拔鋼筋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模的規定。
檢查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試驗報告的冷拉記錄。
⑶鋼筋的表面應保持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⑷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錨固長度、接頭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檢查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⑸鋼筋對焊和焊接接頭焊接制品的機械性能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
檢查方法:檢查焊接試件試驗報告。
四、施工注意事項
避免質量通病
⑴鋼筋開料切斷切斷尺寸不準,根據結構鋼筋的所在部位和鋼
筋切斷后的誤差情況,確定調整或返工。
⑵鋼筋成型尺寸不準確,箍筋歪斜,外形誤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值,對于Ⅰ級鋼筋只能進行一次重新調直和彎曲,其他級別鋼筋不宜重新調直和反復彎曲。
五、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機械必須設置防護裝置,注意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并設漏
電保護開關。
⑵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
⑶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識機械性能和操作規程。
六、產品保護
⑴各種類型鋼筋半成品,應按規格、型號、品種堆放整齊,掛好標志牌,堆放場所應有遮蓋,防止雨淋日曬。
⑵轉運時鋼筋半成品應小心裝卸,不應隨意拋擲,避免鋼筋變形。
下一篇:鋼筋工程全套作業指導書(2)